
有关语文教案合集7篇
作为一名教职工,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,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。教案要怎么写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语文教案 篇1一、教学目的:
1、知识目标:积累字词,理解课文内容,概括段落大意。
2、过程与方法: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,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。
3、情感态度价值观:认识小男孩机智、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,激发向他学习的情感。
二、教学重点:
1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,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。
2、认识小男孩机智、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,激发向他学习的情感。
三、教学难点:
1、肖像、语言、动作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
2、“前后照应、首尾连贯”的结构特点。
四、教材简析:
《夜莺之歌》一文叙述了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,一个自称“夜莺”的男孩子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,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。
五、所在班级情况。
本班现有学生29人,其中男同学15人,女同学3人。学生思想表现良好,在学习方面,大部分同学很认真,只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,缺乏学习自觉性;班中学生基础良莠不齐,学生成绩参差不齐。要想提高本班复习效果,针对上述情况,必须夯实基础,以本为本,加强语文“双基”能力的培养,使他们在原有的 ……此处隐藏9132个字……学生的思路。
2.学习本文论证层层推进,及结构严谨、娓娓道来、如话家常的行文方式。
教学准备
教师准备
1.让学生分组进行课文预习,搜集牛顿、晏婴的有关资料,以便介绍给其他的同学;搜集一些现实生活中辩证的多角度思维的例子以丰富课堂的内容。
2.搜集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问题,以活跃课堂气氛,开阔学生的思路。
学生准备
分组进行课文预习,并思考作者究竟要告诉读者什么道理。
教学步骤
(第1课时)
教学流程设计
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.通过介绍牛顿,导入新课。 1.配合教师,进入新课学习。2.用讲故事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。 2.开动脑筋,积极思考。3.组织学生分组讨论,教师注意引导。 3.积极展开讨论,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。4.总结归纳,提高认识。 4.比较思维方式的不同。
一、交流预习心得。导入新课(约 分钟)
教师活动
学生活动
1.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,巩固所学的议论文及议论文的特点,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。
2.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总结。然后,从介绍大科学家牛顿人手,导人新课。
3.结合学生的回答,向学生介绍现代著名学者金克木。然后,用讲故事的方法,向学生们讲述关于牛顿给两只猫在门上开两个洞的故事,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,发表自己的看法。
4.给学生3--4分钟时间,品读本文,细细体会。
5.回忆以前所学的议论文的知识,回答教师的提问。
6.交流自己了解的牛顿,如有的说,“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”。
7.自由展开讨论,积极进行思考,说出自